商汤大模型的「5o」交互,普通人如何和 AI 过一天?

2025-08-31 05:45:11 - 风趣爆

「雷峰网(公众号:雷峰网)」在刚刚结束的商汤堪称「AI 界春晚」的世界机器智能大会(WAIC 2024)上,「中国版GPT-4o」亮相,大模它是互普何和来自商汤科技发布的“日日新5o”——国内首个「流式交互」多模态大模型。

在商汤的通人演示下,日日新5o拥有像人一样的过天实时视觉能力,可以跟人进行流畅的商汤重庆学院偷拍视频最新影片交互——能听、能说、大模能看、互普何和无延时,通人它可以通过摄像头+语音实现和客户的过天实时交互,并获知客户所在的商汤真实场景下的各种状态信息,打破了与AI交互的大模次元壁,实现了与AI的互普何和“影片通话”,已经具备真人聊天般的通人交互体验。

两个月前OpenAI推出了GPT-4o,过天以突破性的智能交互能力,彻底颠覆了我们对AI语音助手的认知,颠覆了过去的人机交互,给业界带来又一次震撼。

震撼之外,中国大模型界对GPT-4o的长沙学院偷拍视频下载认知似乎并不如GPT-4那么统一,有人认为「在实现AGI的路上,GPT-4o并不关键」、有人评价「在工艺突破上,GPT-4o没那么惊艳」;有人认为GPT-4o的发布是 AI 2.0 时代的标志性事件,会催生全新的应用平台和商业模式。

带来的共识是,多模态可能引领新的交互模式和产物创新,多模态大模型开始成为国内大模型竞争的下一个焦点。

然而,在国内GPT-4o似乎并未成为引领多模态竞争的产物形态时,两个月后商汤率先推出了「中国版GPT-4o」日日新5o大模型,商汤用行动力证明了对GPT-4o的判断。

正如商汤 CEO 徐立在WAIC 2024上所讲的:「行业要变化,交互模式一定是先行的」,解释了商汤为什么要做「中国版GPT-4o」,首创流式交互大模型。

1 大模型可以是每个人的贴身AI全能助手

如果你拥有一个能看(现实世界)、能听(读懂指令)、能说(回答问题)的贴身 AI 助手,将会是一种什么体验?

这位贴身助手,拥有丰富的多领域知识,包括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各方面的知识,关键还能看懂现实世界——摄像头就是它获取现实世界影像的眼睛,而视觉触及到的信息,它能立马进行分析、总结,通过实时对话,像面对面聊天一样,立即告诉你问题的答案,没有延迟和拒绝。

早上起来,准备出门,你想知道现在外面的天气应该做哪些准备,日日新5o可以准确地描述出外面的天气状况,并给出外出准备的建议:

走到一处很美的地方,你想拍照,但是不知道用什么姿势拍出来好看,日日新5o开始充当一个摄影助手,它会指导你如何根据当前景色摆姿势动作、注意光线等等技巧:

晚饭是一顿烧烤,大家一起搭起炭火炉、燃起炭火准备烧烤,日日新5o能准确地知道影片里的人们正在干嘛,而且还能告诉详细的户外烧烤注意事项:

你想知道每种食材分别要如何烧烤才好吃,此时日日新5o化身为一名拥有多年烹饪经验的烧烤大师,它能分辨出每种食材、要如何烤:

回到酒店,你看到一袋咖啡,询问日日新5o后它能识别出这是咖啡粉而不是速溶咖啡,并告诉你咖啡粉对应的冲泡步骤,宛如一个咖啡师:

日日新5o不仅拥有大量、多领域的生活方面的知识,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分别充当了发型助手、摄影师、烧烤大师、咖啡师……在职场工作环境中,也是一把好手,比如能迅速地总结出这本书该页讲了什么知识。比人的反应、分析、总结速度快多了:

面对一张手写的字条或诗句,它也能立马回答出它的意思和出处:

还能根据前三个字,准确预测出整个成语是什么:

从以上可以看到,日日新5o具备非常丰富的多领域知识,相比其他AI助手,它能看、能听、能读,首创的实时流式交互方式,使其具备真人般的交流对话;能精准地分析、辨别、总结出所「看到」的环境信息,在我们的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可以扮演多种助手角色,完全可以充当一款 AI 全能助手。

2 重塑交互的意义

日日新5o能作为一款表现出色的 AI 全能助手,除了展示出了它对标GPT-4o的各种能力:能看到那个现实世界,包括人、物、文字等符号;能听懂客户的话语,并根据其中的指令对现实世界进行识别,再反馈给客户;能看书识字,概括总结所讲的内容……

最大的变革就是交互模式的变化:国内首个流式交互多模态大模型。商汤将流式交互融入到大模型中,给客户带来真人般的交流体验,让日日新5o系统更像人。

我们知道,在机器智能增长中,ChatGPT之所一炮而红,便是因为它开始展露出人类所具备的自主学习、分析、总结能力以及逻辑能力,而让大模型像人一样交流,正如引言所说,交互模式先行似乎并不是业界共识。

而商汤的日日新5o的发布,正是符合商汤对AI 2.0时代的判断,正如CEO徐立所说:行业要变化,交互模式一定是先行的。

在徐立看来,变化是指能定义AI 2.0时代的「超级时刻」,正如iPhone时刻定义了移动互联网的变化。而超级时刻需要一个超级应用,即便是像ChatGPT、Sora都还没有到超级时刻,是因为它们没有真正走进到一个行业的垂直应用中、引起广泛变化。

走向应用,商汤认为需要有几个核心的重点突破:

第一个就是实时的交互性能带来流畅的客户体验,这是推动超级时刻以及应用爆发的一个核心。

第二是构建高阶思维逻辑的合成信息,来提升模型的智力。

最后,不管是文本、图像、影片,如果对它没有可控性,那么它们作为一个工具,本身带来的效能提升就非常有限。

大模型本质上是做记忆的事情,记住世界的知识,就能回答的更准确,在徐立看来,它仅有的一点智力来自于对知识背后的高阶的思维逻辑的记忆,所以,在垂直行业里面怎么构造高阶思维逻辑的合成信息,往往是制胜的关键,并且是差异化的关键,也是中国机器智能之路的关键。

商汤最新发布的日日新5.5基座模型,便用了大量的合成、高阶思维链的信息,把模型能力平均提升了30%。

商汤大模型的「5o」交互,普通人如何和 AI 过一天?

商汤CEO徐立认为,如果要推动机器智能超级时刻的到来,需要大模型可以展现出卓越的深度思考的能力。那么合成的人工信息,特别是高阶思维的信息往往是非常关键的。所以越是有应用的场景,才能形成更好的高质量的信息的一些核心。

过去垂直领域是依赖人去构建更加高级的思维链信息,但是商汤认为,往前一步,不应该依赖人,而是应该通过跟真实世界的交互形成执行信息,去做推理。

因此,基于基座模型日日新5.5,商汤研发了日日新5o流式交互多模态大模型,在摄像头不停地移动过程中、跟真实世界互动获取更多新的信息,去进行推理、再得出反馈。

日日新5o的各种功能离不开基座模型日日新5.5的支撑。今年4月发布的日日新5.0是国内首个对标GPT-4 Turbo的大模型,经过两个多月工艺迭代,日日新5.5实现了多项功能升级,在数学推理、英文能力、指令跟随等能力上明显增强,交互效果和多项核心指标可比肩GPT-4o。

徐立认为,如果能把这种流式交互多模态大模型置入眼镜、手机、电脑等端侧设备,可能会推动一些应用的爆发。


雷峰网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详情见转载须知。

商汤大模型的「5o」交互,普通人如何和 AI 过一天?

- END -

94449

老师因学生志愿未报清北解散群聊?校方通报

老师因学生志愿未报清北解散群聊?校方通报

情况说明7月6日,网帖反映我校22209班班主任漆某芳老师“对学生填报志愿发表不当言语”。我校立即调查核实,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:高考成绩公布后,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,

别再声讨零一万物了

别再声讨零一万物了

最近两天,由原阿里技术副总裁、深度学习框架 Caffe 发明者贾扬清一则朋友圈引发的关于“国内某大厂新模型套壳 LLaMA 架构”的问题在中国人工智能圈与科技媒体中产生了热烈讨论。由于贾扬清在国内 A

别再说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要靠 Llama 3 开源了

别再说国产大模型技术突破要靠 Llama 3 开源了

【雷峰网(公众号:雷峰网)】近日,千呼万唤之下,Meta终于发布了开源大模型Llama 3的 8B 和 70B 版本,再次震动 AI 圈。Meta 表示,Llama 3 已经在多种行业基准测试上展现了

2024年IEEE Fellow名单揭晓:「视觉智能」领域十余位华人学者入选!

2024年IEEE Fellow名单揭晓:「视觉智能」领域十余位华人学者入选!

近日,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)公布了2024年新晋Fellow名单。本次共从被提名的949名候选人中选出323名IEEE Fellow,其中华人学者有116位,占总人数的36%左右。IEEE

AIGC:我不是元宇宙的附庸品

AIGC:我不是元宇宙的附庸品

“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人类的?”“当第一个原始人开始仰望星空的时候。”AI 的类人猿,早已开始仰望人类。01 来自机器的审视在过去短短的两年间,算法从业者王超岳有过两次被 AI 震撼住的时刻。一

被低估的面壁:打造出不输 OpenAI 的 Scaling Law 曲线

被低估的面壁:打造出不输 OpenAI 的 Scaling Law 曲线

大约 1 个月前,马斯克所创办的 xAI 团队宣布开源 Grok-1——一个参数量为 3140 亿的 MoE 大模型。从参数量来看,Grok-1 超越了 70B 的 LLaMA 2,是当前开源模型中最

昆仑万维开源「天工」13B系列大模型,0门槛商用

昆仑万维开源「天工」13B系列大模型,0门槛商用

10月30日,昆仑万维宣布开源百亿级大语言模型「天工」Skywork-13B系列,并罕见地配套开源了600GB、150B Tokens的超大高质量开源中文数据集。昆仑万维「天工」Skywork-13B

周伯文:下一代大模型 OS,工具和语言缺一不可丨GAIR 2023

周伯文:下一代大模型 OS,工具和语言缺一不可丨GAIR 2023

作者丨孙溥茜编辑丨陈彩娴编者按:2023 年 8 月14日,第七届 GAIR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新加坡乌节大酒店正式开幕。论坛由 GAIR 研究院、雷峰网、世界科技出版社、科特勒咨询集团联合主

用扩散模型生成神经网络?NUS 尤洋团队:这不是开玩笑

用扩散模型生成神经网络?NUS 尤洋团队:这不是开玩笑

作者:赖文昕编辑:郭思、陈彩娴说起扩散模型生成的东西,你会立刻想到什么?是OpenAI的经典牛油果椅子?是英伟达Magic3D生成的蓝色箭毒蛙?还是斯坦福大学和微软Folding Diffusion生

百川智能首款 AI 应用主打懂搜索,但王小川不做搜索 2.0

百川智能首款 AI 应用主打懂搜索,但王小川不做搜索 2.0

「雷峰网」二十多年前,搜索引擎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,很快搜索引擎便成为互联网时代第一流量入口,谷歌、百度更是凭借搜索引擎在 PC 互联网时代占据统治地位,成为两大巨头,多年以来,两者在搜索方

英伟达 Jim Fan:具身智能的难点不是硬件,而是「Foundation Agent」

英伟达 Jim Fan:具身智能的难点不是硬件,而是「Foundation Agent」

作者丨赖文昕 马蕊蕾编辑丨陈彩娴大模型浪潮一起,被视为是大模型最佳载体的机器人,热度也随之飙升,「具身智能」这个在1950年由艾伦·图灵提出的概念,时隔75年再次成为了 AI 界的宠儿。2024年才过

在 AI 战场里拿掉英特尔,PC 能活吗?

在 AI 战场里拿掉英特尔,PC 能活吗?

ChatGPT引发了一场大模型淘金热。一开始大家扎堆训练大模型。发现入局没有那么简单,发展到第二阶段,就开始出现了寄生于ChatGPT的众多APP和应用。无论是发力于向量数据库缓存,还是支持模型微调以